|
600億垃圾“江湖”的玩家們 二維碼
發表(biao)時間:2019-08-14 10:28來(lai)源:21世紀商業評(ping)論 一趟(tang)完整的垃圾“旅程”,需要經歷“家庭——回收站——中間商——處理工廠(chang)”的冗(rong)長鏈條(tiao)。 在強(qiang)制垃圾分類時(shi)代,人們熱衷于(yu)圍觀小區里“你是什么(me)垃圾(ji)?”的戲(xi)碼(ma),認真學習垃圾(ji)(ji)分類(lei)的知識,在(zai)手機上(shang)刷各種(zhong)垃圾(ji)(ji)企業、垃圾(ji)(ji)渣男分類(lei)的段子……實(shi)際(ji)上(shang),垃圾回收與(yu)垃圾(ji)處理(li)的商業(ye)江湖里,也是一派熱鬧的景(jing)象(xiang)。 每類垃(la)圾的處(chu)理都(dou)能(neng)產生巨(ju)大的經(jing)濟效益,垃(la)圾正從無人問(wen)津(jin)的角色,變身為(wei)成為(wei)眾多公司手中的香餑餑。 綜合性(xing)環保(bao)公(gong)司對各(ge)類垃圾的處理早有布(bu)局(ju),近年來,在這一賽道,涌現了光大國際、啟迪環境(jing)、廣州環投、雪浪環境(jing)等公(gong)司。 通(tong)過處理生活垃(la)圾,啟迪環(huan)境2018年營(ying)業收入(ru)超過109億元人民(min)幣。光大(da)國際,擁有(you)56個已建成投運(yun)的(de)垃圾發電項目,2018年(nian)毛利(li)為94億港元,較2017年增加32%。 回收(shou)業(ye)務(wu) 周日下午(wu),廣州天(tian)朗(lang)明(ming)居小區,大掃(sao)除后,王亮的家(jia)人(ren)正準備扔掉一些舊衣服、舊電器(qi)。他推(tui)薦家(jia)人(ren)使用一個(ge)名(ming)為“易代扔”的(de)小程序,打開支付寶,選(xuan)擇上門回收服務,扔(reng)掉閑置物品時還(huan)能(neng)獲取一(yi)定(ding)收益。 按(an)照廣(guang)州市的(de)分類標準,一個普通(tong)家庭產生的(de)垃圾分為(wei)四(si)大類——可回(hui)收(shou)(shou)物、餐廚(chu)垃圾、有害垃圾和(he)其(qi)他垃圾。王亮(liang)把家里的廢舊電腦交給易代扔的回(hui)收(shou)(shou)人員后,共收(shou)(shou)入30元錢。 創立于2017年(nian)的易(yi)代扔,主(zhu)要針對“可回(hui)收垃圾”,通過(guo)回收(shou)業務賺取傭金。易代扔做的(de)是回收(shou)垃圾(ji)的(de)生意(yi),紙箱、塑(su)料(liao)、玻璃(li)以及金屬(shu)等(deng)可回收(shou)物通過(guo)回收(shou)體系(xi),成(cheng)為可以循(xun)環(huan)利用的(de)再生資(zi)源(yuan)。 易代扔是支付寶上最大(da)的垃(la)圾回收平臺,用(yong)戶可在線(xian)預約(yue)回收人員上門處理。完成訂單后(hou),對于一些(xie)尚有利用(yong)價值的垃(la)圾,用(yong)戶可以獲得“賣垃圾(ji)”的收益,對于衣柜、床墊等(deng)需(xu)要專業(ye)拆運的大(da)件垃圾,用戶還需(xu)要向(xiang)平臺“倒貼”一定的服務費。 易(yi)代(dai)扔是純(chun)互聯網化運(yun)營,扮演著(zhu)用戶(hu)與回(hui)收(shou)(shou)(shou)(shou)企業中間橋梁(liang)的角色,不參與實際(ji)回(hui)收(shou)(shou)(shou)(shou)以及后端(duan)的流轉,回(hui)收(shou)(shou)(shou)(shou)車輛、人(ren)員(yuan)以及垃(la)圾回(hui)收(shou)(shou)(shou)(shou)價格制、垃(la)圾處理等工作(zuo),均由(you)合作(zuo)回(hui)收(shou)(shou)(shou)(shou)企業完成。 垃圾回收面(mian)對的是分散的C端用戶,回(hui)收(shou)(shou)工作(zuo)多數(shu)由(you)大量個體(ti)戶承擔(dan),他們可能是物業、保潔、小區里騎三輪(lun)車(che)回(hui)收(shou)(shou)的大爺(ye),行業長期存在分散化(hua)和規范性不足的痛點,用戶為了省事,寧愿直接扔掉也(ye)不找專業回(hui)收(shou)(shou)人員來(lai)處(chu)理。 受(shou)制于(yu)物(wu)流等成本因素,很(hen)多創業公司(si)曾(ceng)嘗(chang)試把垃圾回收這門(men)生意互聯網化,但(dan)都沒成功。 “垃圾在回(hui)收過程中,就像螞蟻搬大象,一(yi)點一(yi)點地往上對(dui)接(jie),歸(gui)集到一(yi)定的量,才可(ke)能達到去處(chu)理工(gong)廠的標準。”易代扔創始人(ren)牛棚(peng)告訴《21CBR》記者,回收之后,不同的(de)垃圾有不同的(de)處(chu)置方(fang)式(shi),比(bi)如(ru),廢紙(zhi)需(xu)要投進再生紙(zhi)場廠(chang),塑(su)料(liao)進塑(su)料(liao)切片廠(chang),玻璃進玻璃纖維拉絲廠(chang)。 易代扔將用戶的需求歸集到對應的人(ren),其(qi)難(nan)點在于“分類、交投”,即如何對垃圾(ji)進(jin)行判別分類(lei),派給對應地(di)域(yu)的(de)回收人員,最后投放到最恰當的(de)工廠(chang)處(chu)理(li)。 “從用戶端回收到垃圾處理的整個(ge)鏈條,是(shi)一(yi)個(ge)交互(hu)的過程(cheng),我們只是(shi)在這個(ge)過程(cheng)當(dang)中先做一(yi)個(ge)橋(qiao)梁。”牛(niu)棚介紹,目前團隊中有(you)70%是研發(fa)人員,基于平臺(tai)的(de)算法支持,界(jie)定每一類回(hui)收人員的(de)收運能力、服務(wu)范圍,可以(yi)隨時找到在某個(ge)街道范圍,有(you)多少個(ge)回(hui)收人員、車輛運能。 基于商業角度考慮,易代扔(reng)的垃(la)圾回(hui)收(shou)類目,早(zao)期(qi)集中在可回(hui)收(shou)垃(la)圾。“可回收垃(la)圾(ji)在不(bu)同城市(shi)的(de)普(pu)適性高,市(shi)場需求(qiu)大,一個城市(shi)可回收垃(la)圾(ji)大概占垃(la)圾(ji)總量的(de)25%左右。”牛棚介(jie)紹(shao)。 價值較高的(de)垃圾被(bei)易代扔等公司回收使用,其他(ta)類別(bie)的(de)垃圾則(ze)有不同的(de)命運。 焚燒生意 晚上9點,是小區里的(de)清(qing)潔阿姨們(men)最忙碌的(de)時(shi)候。王亮家里扔的(de)餐廚垃圾和其(qi)他垃圾,都被清(qing)潔阿姨們(men)收(shou)集(ji)好,再(zai)交由環衛(wei)人員(yuan)轉運至中轉站(zhan)。凌晨4點,通過多級中轉站,這(zhe)些(xie)垃圾將到達距離廣(guang)州市中心約30公里處的(de)垃圾處理工廠(chang)。 進入(ru)工(gong)廠(chang)(chang)后,不同類別的(de)(de)(de)垃圾(ji)(ji)會分別進入(ru)焚(fen)燒、厭(yan)氧發(fa)酵(jiao)或填埋等(deng)處(chu)置環節。比(bi)如,果皮、剩飯(fan)剩菜等(deng)餐(can)廚垃圾(ji)(ji)被收集后,會送到專門的(de)(de)(de)餐(can)廚處(chu)理廠(chang)(chang),經(jing)過(guo)發(fa)酵(jiao)等(deng)工(gong)藝處(chu)理后,產(chan)生(sheng)的(de)(de)(de)可(ke)燃(ran)氣體可(ke)用(yong)來發(fa)電(dian)(dian),肥料應(ying)用(yong)于農業(ye)生(sheng)產(chan)。而(er)像塑料袋、衛生(sheng)紙(zhi)這些(xie)其他垃圾(ji)(ji),則是焚(fen)燒發(fa)電(dian)(dian)的(de)(de)(de)理想燃(ran)料。 垃圾焚燒相比填埋,優勢眾多。 廣州環(huan)投集團負責人告訴《21CBR》記(ji)者,首先,垃圾焚燒(shao)后,總體(ti)可(ke)減重90%以上,能解決垃(la)圾占地(di)的問題。其次(ci),經過(guo)高溫焚燒,垃(la)圾中(zhong)的病毒、細菌等被徹底(di)殺(sha)滅,重(zhong)金屬等有(you)害(hai)物質通過(guo)飛灰固(gu)化技術固(gu)定后,很(hen)難擴散到環境之中(zhong),避免了(le)二次(ci)污染。最后,從資源(yuan)化的角度講,垃(la)圾用來發(fa)電(dian)和供(gong)熱,節省(sheng)了(le)大量的化石資源(yuan)。 新送來的垃圾(ji)因含水量高,不能馬(ma)上焚燒,首先會被送入一個近3萬立方米(mi)的儲(chu)坑里。經(jing)過幾天發酵,水分(fen)降低后,垃圾將會被一個形(xing)狀(zhuang)酷似娃娃機里的機械(xie)手臂抓起,送入料斗,迎接最終的命運——燃(ran)燒自己,照亮世界。 焚燒(shao)時(shi),鍋(guo)爐工人會調試好溫度,讓垃(la)圾燃(ran)燒(shao)得更(geng)徹底,產生(sheng)更(geng)多(duo)能(neng)量,熱能(neng)轉(zhuan)化(hua)為電(dian)能(neng)。技術人員會處理(li)(li)垃(la)圾燃(ran)燒(shao)過(guo)程中釋放出來的(de)氮氧化(hua)物、硫化(hua)物以及二噁(wu)英等(deng)有害物質,保證煙氣處理(li)(li)干凈,不污染(ran)環境。燃(ran)燒(shao)后的(de)廢渣,可以做成(cheng)建筑(zhu)材(cai)料(liao),比(bi)如磚頭、水泥等(deng),廣泛應用于城市人行(xing)道(dao)(dao)等(deng)公共道(dao)(dao)路的(de)建設。 “焚燒1噸垃圾可以發電(dian)300度左右。這跟垃圾(ji)的‘質量’相(xiang)關,有(you)的地方(fang)垃圾含水量大(da)或含土石較(jiao)多,焚燒后發(fa)電量就大(da)打折扣了。”據(ju)啟迪環境透露,垃圾焚燒所產生的電,大約有20%用于(yu)工廠的生產運行(xing)和辦公,其余80%都會并(bing)入國(guo)家電網,在一定(ding)程度上(shang)減(jian)少了(le)火電的(de)資源消耗(hao)。 在(zai)垃圾(ji)焚燒過程中,有(you)很(hen)多繁雜工藝,如煙氣脫(tuo)硫、脫(tuo)銷、去除二惡英等煙氣凈化措(cuo)施。這些(xie)環保措(cuo)施,提高了(le)垃圾(ji)處理的成本。啟迪環境副總(zong)裁、固再(zai)中心總(zong)經(jing)理衛彬(bin)告訴《21CBR》記者(zhe),垃圾(ji)處(chu)置要(yao)舍得(de)在技術及環保設施(shi)上投資,工廠的(de)垃圾(ji)處(chu)置成(cheng)本比較(jiao)高,就(jiu)垃圾(ji)焚燒處(chu)理而言,直接(jie)運行成(cheng)本在60-80元/噸,若(ruo)計入(ru)折舊攤銷等(deng)全成本核算為170-200元(yuan)/噸。 衛彬談道(dao):“我們工廠的(de)收(shou)入,主要來源(yuan)于政(zheng)府(fu)支付的(de)垃(la)圾處理服務費,以(yi)及焚燒發電后并(bing)網(wang)售(shou)電收(shou)入,還(huan)有一(yi)小部分是對處置后產出物(爐渣、油脂、沼氣等)的(de)利(li)用。” 啟(qi)迪環境方(fang)面表(biao)示(shi),一般情況下,垃圾處(chu)理服務費和(he)發電后(hou)并網售電收入,加起來就是公司總營收,兩(liang)者占比約3:7,其(qi)他方面的(de)營收微乎其(qi)微。政府支付(fu)的(de)垃圾處理(li)費大約為65元/噸(dun)。根據(ju)項目規模以及垃圾的(de)熱值的(de)不同(tong),行(xing)業內垃圾處理費約50-80元/噸。 根據《國(guo)家(jia)發展改革委關于完善垃(la)圾(ji)焚燒發電價(jia)格(ge)政策的通知》,以生活垃(la)圾(ji)為(wei)原料的垃(la)圾(ji)焚燒發電項目,每噸生活垃(la)圾(ji)上網電量280度以內(nei)部分(fen),執行全國統一垃圾(ji)發電標桿上網電價:每千瓦(wa)時(shi)0.65元。如果按(an)照(zhao)這個價格(ge)來計算,一噸垃圾發電約300度,可產生的電費收益近(jin)200元,可覆蓋處理(li)成本。 年報顯(xian)示,啟迪環境共擁有18個(ge)餐廚項目,9個項目投入(ru)運營,處(chu)理規模2515噸/日;擁有30多(duo)個生(sheng)活(huo)垃圾焚燒發電處理項目,半數投入運(yun)營(ying),處理規模為(wei)34700噸/日。啟迪環境的(de)財報顯示,公司(si)近三年的(de)營業收入增長迅速,2016年至(zhi)2018年(nian),其營業(ye)收(shou)入(ru)分別為69億(yi)元、93億元(yuan)、109億元。 垃圾焚燒(shao)處(chu)理(li)具(ju)有環(huan)境(jing)優勢和利潤誘惑,這個賽道上的公司都(dou)在(zai)擴張業務。據了(le)解,啟迪環(huan)境(jing)在(zai)濟南市長清區(qu)的垃圾焚燒(shao)電廠正在(zai)建設(she)中(zhong)。 而(er)廣州環投集團(tuan)目前共有7座焚燒電廠(chang),每(mei)天(tian)能處理(li)1.554萬噸垃圾,對于人(ren)口近(jin)1500萬的城市來說(shuo),產能依然不夠用。廣州(zhou)環投集團相關(guan)負(fu)責人告訴《21CBR》記者(zhe):“公(gong)司(si)正在建(jian)設總(zong)規模約1.6萬(wan)噸/日的(de)二期項目,建成(cheng)后(hou)可實現廣州(zhou)市原(yuan)生生活垃圾零(ling)填埋。” 衛彬透露,2018年,北(bei)京市生活垃圾清運量為929.42萬噸,日均2.55萬噸(dun)。國內(nei)成熟的機械(xie)爐(lu)(lu)排爐(lu)(lu)單臺爐(lu)(lu)的最大(da)處理量達750噸/天。按此計算,如果全(quan)部(bu)進行(xing)焚(fen)燒發電處理,需要(yao)建設34條(tiao)750噸/天(tian)的(de)垃(la)圾(ji)焚燒(shao)處理線(xian),才能處置(zhi)北京市每天(tian)產生的(de)垃(la)圾(ji)。 目前,北(bei)京市的垃圾處理(li)設施共有37座,焚燒和生化總處理能力(li)1.8萬噸/天。其中,生活(huo)垃圾焚燒廠8座,設計處理能(neng)力(li)1.3萬(wan)噸/天。 現有的(de)(de)垃(la)圾焚燒,是比較粗放的(de)(de)方式,如果前端(duan)能夠進行精細化分類(lei),垃(la)圾產業鏈下游的(de)(de)公(gong)司,將遇到新的(de)(de)挑(tiao)戰。 分(fen)類風口 自7月1日上海實施《生(sheng)活垃圾管理條例(li)》后,京穗深等城市也(ye)紛紛摩拳擦掌,準備跟(gen)進。 安信證券研究(jiu)報告(gao)測算,到2020年,我(wo)國垃(la)圾分類服務的(de)市場(chang)規模(mo)有望(wang)超過610億元。有資深業(ye)內人士估算(suan),我(wo)國垃圾分類(lei)行業(ye)到(dao)2020年的(de)市場規模(mo)可達到200億元以(yi)上,未(wei)來可能會更大。 廣州環(huan)投集團負(fu)責(ze)人表示:“產業(ye)規(gui)模眾說紛紜(yun),蛋糕看起來很誘人,但是要吃還是要有真功夫(fu)。”他認(ren)為,垃(la)圾分類對行(xing)業來說,機遇和挑戰并存。 對深耕垃(la)圾處理(li)產業鏈的下游公(gong)司來說,所謂挑戰,是指垃(la)圾分類后(hou),進(jin)入(ru)焚燒工廠的總量(liang)會減少。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(zhe),根(gen)據上海市的規劃,實(shi)行垃(la)圾分類后(hou),干垃(la)圾預計(ji)減量(liang)15%。 但(dan)是,我國生活垃圾普遍含水率比(bi)較高(gao)(gao),對焚(fen)燒(shao)發電非常(chang)不(bu)利。前(qian)端(duan)的精細化分類,可有效降低含水率,提高(gao)(gao)“質量”,使得垃圾的(de)單位熱值升(sheng)高,單位發電(dian)量也就會隨之增長(chang),即量少(shao)了,但單位效能高了。 廣州環投負(fu)責人認為(wei),除了(le)可燃(ran)性和(he)燃(ran)燼率等指標都有明(ming)顯提升外,經(jing)過分類的(de)(de)垃圾產生的(de)(de)滲濾液(ye)將大(da)幅(fu)減少,可降低對土(tu)壤和(he)地下水的(de)(de)污染。 作(zuo)為綜合性環保公司(si),看(kan)到(dao)的更多是機遇(yu)。 廣州環(huan)(huan)投(tou)相(xiang)關負責人告訴記者(zhe),廣州環(huan)(huan)投(tou)近(jin)幾年(nian)來積極對垃圾分類領域(yu)布局,發展(zhan)收運體系建(jian)設和環(huan)(huan)衛(wei)裝備制造,現取(qu)得(de)了一些經驗,但整體還(huan)是(shi)處在(zai)探索階段。 啟迪(di)環境董事長(chang)文輝曾在報道中(zhong)談道,公司正(zheng)積極布(bu)局垃圾(ji)分類領域。他舉例說,啟迪(di)環境已(yi)在杭(hang)州蕭山實(shi)現智能(neng)化垃圾(ji)分類及清運。在試(shi)點小區,啟迪(di)環境在每家每戶安裝了一個小綠桶(tong),居民將廚余(yu)易腐垃圾(ji)投放到已(yi)置(zhi)入芯(xin)片的(de)桶(tong)中(zhong)。 通過物(wu)聯(lian)網稱重設(she)備(bei),“小(xiao)綠桶”能實現易(yi)腐(fu)垃(la)(la)圾(ji)數據收集的自動上傳(chuan),比(bi)如,能計量小區(qu)內各住戶產(chan)生(sheng)易(yi)腐(fu)垃(la)(la)圾(ji)投放次數、重量及分(fen)類(lei)(lei)正確與(yu)否等數據,提高垃(la)(la)圾(ji)分(fen)類(lei)(lei)的正確率。 衛彬告訴(su)《21CBR》記者,公司涉足(zu)上游垃圾分類(lei)(lei)業(ye)(ye)務,是因為全產(chan)業(ye)(ye)鏈布局有助于公司降(jiang)低運營成本,通(tong)過協同,可(ke)提(ti)高項目盈利水平。他預計,垃圾分類(lei)(lei)業(ye)(ye)務產(chan)生明顯(xian)收益,還(huan)需要3-5年時間。 面對垃圾(ji)分類的風口(kou),布局(ju)垃圾(ji)產業鏈前端的公司(si)早(zao)就躍躍欲試。 早在(zai)上(shang)海垃圾(ji)分(fen)類(lei)政策實施前,易(yi)代扔(reng)團隊就想趕(gan)著這股勢(shi)頭,推廣自家的小程序(xu)。借著上(shang)海垃圾(ji)分(fen)類(lei)的契機(ji)和支(zhi)付寶的流量支(zhi)持,易(yi)代扔(reng)開始被更多人知道。 過去兩個月,平臺收(shou)到了全國各地近8000個服務商提交的(de)合作(zuo)意向(xiang),但牛棚(peng)的(de)態(tai)度(du)很謹慎,其(qi)一是現有的(de)40多人團隊精力(li)有限;其二(er),易代(dai)扔(reng)在進入(ru)新城(cheng)市時(shi),需要緊(jin)跟當(dang)地垃圾(ji)分類監管政策走向,把握服務質(zhi)量。 牛(niu)棚很清(qing)楚,垃圾分類回收行業的(de)商(shang)業化,需要一(yi)定政策的(de)推動(dong),“我們會把業(ye)(ye)務數(shu)據交付給政(zheng)府主(zhu)管部門,如果政(zheng)府看到某(mou)個地方的(de)玻璃垃(la)圾很多,可(ke)能(neng)就會考慮引進(jin)玻璃終(zhong)端處(chu)置和交易的(de)企業(ye)(ye)。” 背靠支(zhi)付寶,易代(dai)扔已有(you)用戶量(liang)近100萬,合作的(de)城(cheng)市(shi)近30個,預計到2019年年底,其(qi)全國合作企業將(jiang)超過200家。牛棚希望(wang),易(yi)代扔能逐步覆蓋住建部要求推行垃(la)圾分類的(de)46個國(guo)內重點城(cheng)市。上(shang)海,是易代扔滲(shen)透率最高的城(cheng)市,已經覆蓋超(chao)1萬個(ge)小區/社區,合作企業達10家。 易代扔的主要收入來(lai)源是(shi)從回收公(gong)司抽取傭金(jin),這一(yi)模(mo)式(shi)僅適用于(yu)(yu)家電(dian)數(shu)碼(ma)等利潤較高的回收物(wu),現有的垃(la)圾回收體量(liang)還(huan)不足以覆蓋成(cheng)本。基于(yu)(yu)已有的垃(la)圾分(fen)類技術(shu),團隊也對外供(gong)技術(shu)外包的服務。但是(shi),受(shou)單(dan)一(yi)盈利模(mo)式(shi)限制,成(cheng)立至今,易代扔已經虧損(sun)500多萬元。 在牛(niu)棚(peng)看來,中國的垃(la)圾分類行業(ye)(ye)處于初(chu)級(ji)階段,甚至(zhi)還(huan)未形(xing)成(cheng)一(yi)個真正的市(shi)場,多數企業(ye)(ye)依(yi)賴(lai)于政府的投入和補貼來購(gou)買(mai)第三方(fang)服務,行業(ye)(ye)與(yu)風口相距甚遠。 一趟完整(zheng)的垃(la)圾“旅(lv)程”,需要經歷“家(jia)庭——回收站(zhan)——中間商——處理工(gong)廠”的冗長鏈(lian)條。鏈(lian)條最(zui)前端的垃圾回收(shou)和分(fen)類業(ye)務,門檻低,從業(ye)者眾,尚未出現(xian)一家大企業(ye)。而后端的垃圾處理,已出現(xian)眾多(duo)成熟規范的大玩家。風已經來了,它們能否迎風起舞,拭目以(yi)待。 上一篇(pian)香港環衛“一哥”莊臣遞表港交所 粵豐環保為控股股東
下(xia)一篇揭秘垃圾的運輸流程 垃圾分類不是玩笑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