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湖北:“廁所革命”、精準滅荒、污水治理、垃圾處理三年建設任務全面超額完成 二維碼
發表時間:2021-04-13 10:02來源:湖北日報 2018年以來,全省用三年時間持續推進“廁所革(ge)命”、精準滅荒、鄉鎮生(sheng)活污水治理和城鄉垃圾無害化處理四項重大生態工程。 截至去(qu)年底,湖北省共完成農(nong)戶無害化廁(ce)(ce)所(suo)新(xin)建、改擴建375.9萬戶,農(nong)村公廁(ce)(ce)2.97萬座(zuo)、鄉鎮公廁(ce)(ce)3974座(zuo)、城市公廁(ce)(ce)4738座(zuo)、交通廁(ce)(ce)所(suo)314座(zuo)、旅游廁(ce)(ce)所(suo)3201座(zuo),數(shu)量全部超出計劃數(shu)的110%以上。 3年來(lai),全省(sheng)共完成(cheng)精(jing)準滅荒209.12萬(wan)畝,新(xin)增(zeng)特(te)色經濟林48萬(wan)畝,新(xin)增(zeng)林業產業基地3900多個,2020年全省(sheng)林產業產值(zhi)達4095億元。 湖北省累計投(tou)入(ru)317億元,共建設鄉(xiang)鎮(zhen)污水治理相關項目996個,新建主支管網總長1.12萬(wan)公(gong)里,接戶215萬(wan)戶。湖北已成(cheng)為全國少數(shu)實(shi)現鄉(xiang)鎮(zhen)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的省份之(zhi)一。 迄今(jin),全省建成垃(la)圾中轉站1987座(zuo),所有鄉鎮基本(ben)具備生活(huo)(huo)垃(la)圾收運(yun)能力;配置農村保潔員12.88萬(wan)人。生活(huo)(huo)垃(la)圾的無(wu)害化處理率方面,建制鎮達(da)97.41%,城市(含縣城)達(da)100%。 綠水青山就是金(jin)山銀山。如何讓湖北山更綠、水更清(qing),人居環境(jing)更美? 2018年以來,湖北(bei)省各(ge)地各(ge)有關部門將“四個(ge)三重(zhong)(zhong)大(da)生(sheng)態工程”作為實(shi)施(shi)鄉村振興戰略的重(zhong)(zhong)要抓手,主動擔(dan)當作為,全面超額完(wan)成建設目標任(ren)務,基(ji)本補齊(qi)城(cheng)鄉生(sheng)態環(huan)境治(zhi)理短板,重(zhong)(zhong)塑(su)了荊山楚(chu)水宜居之美。 375.9萬農戶用上無害化廁(ce)所 “土坑(keng)墊上兩(liang)塊磚,三尺土墻圍四邊。”日子好起來(lai),廣大農民對(dui)改廁的呼聲(sheng)日漸強烈。 “以(yi)前的旱廁臟、臭,蚊蟲多,改造之后(hou)人人夸!”京(jing)山市孫橋(qiao)鎮大黎灣(wan)村(cun)村(cun)民(min)姚成沖點贊。2018年以(yi)來,姚成沖和(he)村(cun)里的200多戶村(cun)民(min)家中,都進行了無害化廁所改造。 政府補貼1200元,自己出(chu)工出(chu)力。姚成沖(chong)家的(de)廁所,磚砌的(de)三格化(hua)糞(fen)池,墻壁(bi)粉刷,貼上地磚,還(huan)用上了沖(chong)水蹲便器,美(mei)觀又方便。 包括農戶無害化廁(ce)(ce)所在(zai)內,通過(guo)三年推進,湖北省各類廁(ce)(ce)所的(de)建(jian)設管理探索都取得了有(you)益(yi)的(de)成(cheng)果。襄州區在(zai)建(jian)設城(cheng)市公廁(ce)(ce)時,安裝負壓裝置,避免污水倒(dao)流。武漢等地(di)開發“廁(ce)(ce)所電子地(di)圖”,通過(guo)新技(ji)術(shu)實現(xian)廁(ce)(ce)所定位率達(da)95%以上。 如今,湖北省每個行政村建(jian)成(cheng)了1座以(yi)上(shang)的公(gong)共廁(ce)所(suo)。駕車行駛在省內(nei)的普通國省干線上(shang),每行駛2小(xiao)時或200公(gong)里至少能找到1座交通廁(ce)所(suo)。在旅游景區、大小(xiao)城(cheng)鎮,有(you)的廁(ce)所(suo)猶如一(yi)座小(xiao)木(mu)亭,有(you)的屋頂(ding)覆蓋著藤木(mu),與(yu)當地景觀融為一(yi)體,成(cheng)為一(yi)道風景線。 統計(ji)顯示,截至去年底,湖北省共完成農(nong)(nong)戶(hu)無害化廁(ce)(ce)所(suo)(suo)(suo)新(xin)建、改(gai)擴建375.9萬戶(hu),農(nong)(nong)村公(gong)廁(ce)(ce)2.97萬座、鄉鎮公(gong)廁(ce)(ce)3974座、城市(shi)公(gong)廁(ce)(ce)4738座、交通廁(ce)(ce)所(suo)(suo)(suo)314座、旅游廁(ce)(ce)所(suo)(suo)(suo)3201座,數(shu)量全部超出計(ji)劃數(shu)的110%以上(shang)。 通過(guo)制訂廁所(suo)(suo)改擴建、保潔和維護標(biao)準,探(tan)索開發廁所(suo)(suo)商(shang)業業態等,湖北省公共廁所(suo)(suo)數量、布局水平、衛生(sheng)水平都(dou)有了大幅(fu)度(du)提升(sheng)。 新增(zeng)特色經濟林面積48萬畝 靠(kao)山(shan)如何吃山(shan)?“不再只(zhi)(zhi)是石頭縫里刨食。”鐘祥市(shi)59歲(sui)的農民劉正清說。以前(qian)家附(fu)近有不少禿山(shan),他種(zhong)地、打零工年收入只(zhi)(zhi)有1萬多元。 當地的億隆公(gong)司承(cheng)保了百(bai)井村、樊廟村、林(lin)(lin)(lin)嶺村的1600多畝(mu)山(shan)地,全部種上了松樹(shu)(shu)、櫟樹(shu)(shu)等經濟林(lin)(lin)(lin)。劉正清當起(qi)了護林(lin)(lin)(lin)員(yuan),月薪(xin)穩定在2000多元。 “目前投入120多萬(wan)元,政府有一定(ding)補貼。這些樹還需要十年成材,但成材第(di)一年應該就能收回成本!” 億隆(long)公司(si)董事長李友志信(xin)心滿(man)滿(man)。 如今,鐘祥(xiang)市2.9萬畝(mu)宜林荒山荒地披上(shang)了綠裝。其中,該市通過(guo)發動各(ge)類(lei)苗木公司、專業大(da)戶等(deng)140多家(jia)造林主體完(wan)成(cheng)造林1.2萬余畝(mu),成(cheng)活(huo)率超過(guo)90%。 縱觀(guan)全省,通(tong)城縣、竹山(shan)縣等(deng)(deng)地(di)制(zhi)定(ding)扶持政策推進楠木、油茶、藥材等(deng)(deng)林(lin)產基地(di)建設。武漢市(shi)、大(da)冶市(shi)、咸安區(qu)等(deng)(deng)地(di)在省級獎補基礎上,分別再給予(yu)每畝800元(yuan)、600元(yuan)、200元(yuan)的滅荒補助。各地(di)積極招商引(yin)資,鼓(gu)勵引(yin)導林(lin)業企業、回鄉能人、大(da)戶通(tong)過租賃、流轉、合股等(deng)(deng)方式(shi)參與精準滅荒,進一步提高(gao)全省造林(lin)市(shi)場(chang)化(hua)水(shui)平。 據統計,近三年全省投(tou)入(ru)社(she)會資金13.93億(yi)元,共有4500多個不(bu)同規模公司、合作(zuo)組織和造林(lin)大戶參與精準滅荒,其(qi)中工程(cheng)化(hua)造林(lin)比例(li)達(da)70%。 省級核查結果顯(xian)示:3年全省共完成精準滅荒209.12萬畝,新增特色(se)經濟林48萬畝,新增林業產業基地3900多個,2020年全省林產業產值(zhi)達4095億元。 859座鄉鎮污水處理廠穩(wen)定運(yun)行 “黑水收(shou)進來,清亮亮的水流出去,排水口有檢測(ce)設備,幾百(bai)米外(wai)就進了(le)長江,這是對子孫(sun)后代負責(ze)!”秭歸縣水田壩鄉污水處理廠第一(yi)任(ren)廠長周志敏特別有成就感。 如今,這樣(yang)的鄉鎮污水處理廠,湖北有(you)859座。湖北省累計投入317億元,共建(jian)設(she)(she)鄉鎮污水治理相關(guan)項(xiang)目996個,新建(jian)主支管網(wang)總長1.12萬公里,接戶215萬戶。湖北已成(cheng)為全國少數實現鄉鎮生(sheng)活(huo)污水處理設(she)(she)施(shi)全覆蓋的省份(fen)之一。 污水處(chu)理廠建(jian)起來,管(guan)網鋪下(xia)去(qu),一整套(tao)處(chu)理系統的穩定運行是關鍵。 打開湖北省鄉鎮(zhen)生活污水治(zhi)理信息平臺,可以看(kan)見密密麻(ma)麻(ma)的管(guan)線、管(guan)井、戶井分布圖。當(dang)前,湖北省所有鄉鎮(zhen)污水廠實現(xian)了(le)在(zai)(zai)線監測(ce),省、市、縣聯(lian)通,各(ge)部(bu)門(men)共享,進水監測(ce)包括“COD、PH值、流(liu)量”等3項指標(biao),出水監測(ce)指標(biao)在(zai)(zai)上述(shu)基礎(chu)上,還增加了(le)“氨氮、總(zong)氮、總(zong)磷”。 在(zai)孝南(nan)區(qu),一(yi)支(zhi)(zhi)專業的(de)管網維護疏通隊伍來“保駕護航”。“這是獨立于污(wu)水處理廠之(zhi)外,單獨面向社會招標組建的(de)。” 孝南(nan)區(qu)住建局梁(liang)兵(bing)介(jie)紹。該(gai)區(qu)共建有鄉鎮生活污(wu)水處理廠10座,總處理規模7.48萬噸/天。這支(zhi)(zhi)近30人(ren)的(de)隊伍分為4個小組定期巡檢管線,清(qing)淤(yu)清(qing)雜,讓400余公里主支(zhi)(zhi)管網穩(wen)定運行。 原來(lai)住在水(shui)溝邊不敢開窗,如今,河清岸(an)綠的(de)城鎮村灣讓居民們越來(lai)越舒心。 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介紹(shao),下一(yi)步,將繼續(xu)在鄉鎮污水處理體系(xi)的管(guan)網延伸、接(jie)戶(hu)、收費保障(zhang)以(yi)及日(ri)常維(wei)護方面發力,為荊楚大(da)地碧水東流(liu)筑牢根基。 所有鄉鎮基本具備(bei)生活垃圾收(shou)運(yun)能力 實現水清(qing)山綠,垃圾處(chu)理(li)也很關(guan)鍵(jian)。 “村里基本見不到裸露的(de)塑料袋等(deng)白(bai)色垃圾。這也是(shi)對我們保(bao)潔員的(de)工作要求。”在紅安縣城關鎮李態村,村里的(de)3名保(bao)潔員之一張春花說。 張(zhang)春花(hua)負責村里面積最大的一個村灣的保潔。每(mei)隔幾天,會有轉運車將垃(la)圾集中轉運到縣里的垃(la)圾焚燒發電廠(chang)處理(li)。 紅安(an)縣(xian)引進中航(hang)環(huan)衛公司,負責全縣(xian)城鎮、村莊(zhuang),以及行(xing)政區(qu)域內的全部道路、水(shui)系保潔,實(shi)現了城鄉環(huan)衛“全方(fang)位覆蓋(gai)、無縫隙對接(jie)、專(zhuan)業(ye)化(hua)運作”。 “以前進入垃圾焚燒發電廠的(de)垃圾日均2300噸左右,城鄉一(yi)體化統籌(chou)之后(hou),日均進廠達到了3000噸。”中航環衛紅安(an)項目總經理張林(lin)表示。 不只(zhi)是在縣城,在武漢東西湖區等地,城市建成區與轄區的(de)農場大隊同樣(yang)實現了(le)一體化、一個(ge)標(biao)準的(de)垃圾收儲轉運處理(li)體系。 近年來,湖北省(sheng)累計投入245億元聚焦城鄉垃圾(ji)無害化處(chu)(chu)理。全(quan)省(sheng)垃圾(ji)末端處(chu)(chu)理能力從每日3.8萬噸(dun)提升至4.97萬噸(dun)。“戶分類、組(zu)保潔(jie)、村(cun)收集、鎮轉(zhuan)運、縣處(chu)(chu)理”的生活垃圾(ji)運行管理體系(xi)已形成。 迄今,全省建(jian)成垃(la)圾中轉站1987座,所有鄉鎮基本具(ju)備生活垃(la)圾收運能力;配置農村(cun)保潔(jie)員12.88萬人。生活垃(la)圾的無害化處理(li)率方(fang)面,建(jian)制鎮達97.41%,城(cheng)市(含縣(xian)城(cheng))達100%。 “城市(shi)鄉村(cun)都美麗(li),我們(men)還要積(ji)極響(xiang)應號召,參與垃(la)圾分類(lei),維護好共同的(de)家園。”東西湖區沿海賽(sai)洛城小區居民王俊曾投(tou)訴過周邊環(huan)境問題,如今她為城區環(huan)境改觀點(dian)贊。 隨著三(san)年攻堅作戰任務的(de)全(quan)面完成,下一步,湖北省“四個三(san)”重大生態(tai)工(gong)程建(jian)設將轉入常態(tai)化(hua)推進(jin)階段,由相關職能(neng)部(bu)門按職責(ze)繼(ji)續推進(jin)。 上(shang)一篇(pian)廣西出臺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考核辦法 考核排名后三位的市要被約談
|
|